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以下简称《产业规划》)日前正式印发。《产业规划》从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四新”产业发展、琴澳产业一体化布局、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产业空间格局等方面,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重点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王福强认为,《产业规划》提出构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琴澳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际健康岛、活力岛、数字岛、财富岛,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系统布局“四新”产业
《产业规划》结合当前横琴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细化调整重点产业方向,系统谋划了合作区“四新”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任务。
图为横琴金融岛。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针对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产业规划》明确,联动澳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包括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加快建设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支持建设澳门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同时,合作区将着力构建特色微电子产业链,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前瞻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等产业。
在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方面,《产业规划》提出,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其中包括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特色的医药创新研发与转化平台,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产业规划》还提出,建设食品及保健品示范基地,用足用好“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支持发展高附加值的食品及保健品。
为发展文旅会展商贸产业,《产业规划》提出高水平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岛、构建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平台、培育新型国际贸易中心等目标。其中,《产业规划》明确,支持机电和电子消费产品展览等大型科创会展活动在琴澳举办,加快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等。
针对现代金融产业,《产业规划》从丰富合作区金融业态、促进现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跨境金融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加快引育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培育养老金融、加快发展数字金融、有序拓展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等多项举措,推动跨境资金更自由便捷流动。
“《产业规划》通过细化优势产业、鼓励创新等方式,推动琴澳高质量发展。”澳门管理学院院长唐继宗分析,清晰的产业规划让外资企业能判断投资前景,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此外,稳定的政策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合理的税收制度以及产业聚集效应,都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为更好地联动澳门关于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规划,《产业规划》立足澳门所需、横琴所能,设置专门章节,明确琴澳产业一体化重点任务和项目,进一步支持、服务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主攻方向。
在琴澳共同做强文旅会展商贸产业方面,《产业规划》提出,塑造琴澳特色文旅品牌,共同推动旅游市场发展,鼓励业界善用琴澳“团进团出”旅游模式,开发琴澳旅游新产品,促进区域游客资源互补;用足用好国家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吸引外国旅客以“一程多站”模式到访澳门和合作区;开设旅游跨境大巴专线,探索琴澳跨境公交监管新模式等。
为共同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产业规划》明确,全面加快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联合实施“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和现代化,共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
在共同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方面,《产业规划》提出,加强与澳门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民生金融服务,推动澳门金融机构参与合作区建设,并强化琴澳两地金融监管合作。
为共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产业规划》提出,构建“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支持科技企业在琴澳双城发展,进一步完善“科创在澳琴”生态圈。
此外,《产业规划》还提出加强与珠海产业联动发展,构建与珠海、澳门海外联合招商机制,携手招引重大产业项目,构建“总部在澳门、研发在横琴、生产在珠海”的产业合作模式;增强澳珠极点引领作用,共建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鼓励澳门、合作区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参与澳珠产学研创新联盟,拓展澳珠科创项目多维度对接合作。
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成昆说,《产业规划》明晰“四新”产业生态的构建路径,指导产业协同发展的方向,既确立高科技引领、现代金融强基,也促进中医药、食品及保健品、传统品牌工业等领域转型升级,还带动文旅融合、会展驱动、商贸创新快速发展。这将为合作区注入新增长动力,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美港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